典型病例
热点文章
-
我院组织召开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专题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卫健委关于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3月13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组织召开医疗(医药)领域2025-03-14
-
中医专科医院:从生活方式到医学干预,科学减肥控体重
2025年,国家持续推进 体重管理年 行动,倡导全民关注体重健康,普及科学减重理念。肥胖不仅影响体型,更是多种 慢性病2025-03-12
-
握手行动营 | 党建指导聚合力,携手共创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提质增效。2025-03-07
-
严把药械耗材关 筑牢医疗安全线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秩序,切实保障患者用药用械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2025-03-07
-
我院肾病科成功运用DPMAS技术救治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患者
近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肾病科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诊疗团队,成功为一名62岁的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2024-12-21
肾脏病有何常见表现?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病?
2019-05-16 09:13 作者: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
肾脏受损后,早期大多表现为尿液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等。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表现为肾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具体请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详细介绍!
一、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1. 蛋白尿
肾病早期,尿中少量的蛋白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大多是体检时发现。大量蛋白尿时会出现尿中泡沫,严重的泡沫尿类似于啤酒花。当然,尿中其他有机成分也会增多,比如尿糖阳性也会出现泡沫尿,但无论如何,出现泡沫尿一定要尽早就诊。
尿检中尿蛋白“+”是尿蛋白的定性检查,结果为“+” 、“2+”、“3+”、“4+”,加号越多,尿蛋白越重。
尿蛋白检查分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和尿蛋白肌酐比值检查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的是留取24小时的尿液,测其中的尿蛋白总量,可以量化,但操作比较复杂;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常规一样,随便留一次尿就可以检查,操作简单,也可以量化,而且更敏感,早期肾损伤就能发现问题。
一般来说,肾脏一有损伤就出现蛋白尿,所以蛋白尿是肾脏病早期而又确切的证据。查一次尿,既便宜,又不用抽血,而且还能早期发现肾脏病,一定不要忽略。
2. 血尿
严重血尿肉眼即可辨别,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或鲜血样,还可以看到血凝块,我们称之谓“肉眼血尿”。出现肉眼血尿,一般第一时间就会来就诊。
大多数情况下尿中仅有少量红细胞,肉眼看不到,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我们称之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一样,镜下血尿也是尿检发现的。
发现血尿后还需做相差显微镜检查,观察红细胞形态,以明确红细胞是来自于肾脏,还是来自于肾外。来自于肾脏的红细胞,因其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被挤压变形,红细胞呈畸形;而来自于肾外的红细胞,形态和血液中的红细胞相似,均匀一致。如果畸形红细胞占70%(有学者认为60%)以上,则定义为肾性血尿,否则为肾外血尿。
需要注意的是,尿潜血阳性未必是血尿。尿潜血检查会受尿中多种化学物质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做尿沉渣离心镜检可以明确。此外,尿液发红未必都是血尿,某些食物或药物比如甜菜、某些药物等都可以使尿液发红。
肾性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而肾外血尿常见于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肿瘤、结核等。所以说,出现血尿不一定都是肾脏病,也可能是尿道或者前列腺出现了问题。
3. 高血压
肾脏缺血或者肾脏受到损伤后,肾脏就会分泌一种物质叫“肾素”,肾素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引发高血压,我们称肾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60%的肾小球肾炎和90%慢性肾衰竭都会出现高血压。
4. 水肿
水肿是肾脏病特征性的表现,也是患者到肾内科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水肿最常见的两个部位是:
眼睑、面部水肿:肾脏疾病导致钠排泄障碍,体内钠水潴留导致水肿。水肿主要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比如眼睑、面部等,往往伴有高血压,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所以叫肾炎性水肿;
下肢水肿:严重肾脏病导致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大量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液中的水分漏到了血管外引起水肿。水肿往往发生在位置低的部位比如小腿,卧床者还可发生在臀部、大腿,往往伴有胸水、腹水等,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所以叫肾病性水肿。
肾脏病的水肿一般是对称性水肿,往往同时伴有蛋白尿等。
5. 血肌酐增高
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每天产生的量相对恒定,而且绝大部分血肌酐通过肾小球排泄,所以根据血肌酐水平升高推测肾功能下降。血肌酐正常,不代表肾脏是正常的。
6. 尿量改变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ml左右,尿量少于400ml叫少尿,少于100ml叫无尿,大于2500ml称多尿。正常成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习惯性的每晚起夜2-3次或更多,而且夜间尿量大于24小时总尿量的1/3,称夜尿增多。
7. 贫血
慢性肾脏病,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后就会出现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而且贫血的严重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一致。
8. 反复发生的骨折
肾功能受损以后,活性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障碍,而且丢失增多,就会出现缺钙、高磷、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
二、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病?
出现下列现象,应尽早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 眼睑、面部水肿,脚部、踝部水肿;
➤ 疲乏无力,精力不充沛;
➤ 夜尿增多;
➤ 高血压,尤其是年轻人高血压;
➤ 尿中有泡沫;
➤ 尿颜色加深,尤其是在感冒后;
➤ 恶心、呕吐,食欲降低;
➤ 面色及甲床苍白,贫血,尤其是男性贫血;
➤ 口气中尿骚味;
➤ 皮肤瘙痒。
三、肾脏相关的检查有哪些?
肾脏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彩超等;稍复杂的项目还包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蛋白定量、尿相差镜检、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专业的检查包括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肾功能显像、基因检测等。
目前国际上提倡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三步曲”:首先,要测量血压;其次,尿常规检查检测尿蛋白;再次,检查肾功能。
*以上文章来源于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