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热点文章
-
我院组织召开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专题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卫健委关于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3月13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组织召开医疗(医药)领域2025-03-14
-
中医专科医院:从生活方式到医学干预,科学减肥控体重
2025年,国家持续推进 体重管理年 行动,倡导全民关注体重健康,普及科学减重理念。肥胖不仅影响体型,更是多种 慢性病2025-03-12
-
握手行动营 | 党建指导聚合力,携手共创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提质增效。2025-03-07
-
严把药械耗材关 筑牢医疗安全线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秩序,切实保障患者用药用械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2025-03-07
-
我院肾病科成功运用DPMAS技术救治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患者
近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肾病科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诊疗团队,成功为一名62岁的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2024-12-21
双博糖尿病小课堂,学习最科学的控糖知识——听名医讲“消渴症”
2021-04-30 08:56 作者: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
中医没有“糖尿病”这个说法,而中医泛指的“消渴症”,其发病之本在于脾胃,据《黄帝内经》记载“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结脂不通,运化不好,意思是胃经、大肠经不通就导致消渴病。对消渴病的描述分三期,第一期“脾瘅”,意思是脾胃湿热,这个期相当于糖尿病的前期;第二期“消渴”,属于目前的糖尿病;第三期“消瘅”,相当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后期。
中医对“消渴病”的几大发现,早于西方。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对糖尿病(中医“消渴症”)的明确记载,历代中医对其发病原因和并发症,都有深入的研究,且有解决之道。
大约在公元600年,医家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夫消渴者......每发即小便甜”。
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消渴病人小便有甜味的特征,比西方1674年报道糖尿病尿甜要早一千年。
现在糖友们都知道,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可以说,药王孙思邈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先驱。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就说得很明白:“其(消渴病人)所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
意在患者一不要喝酒或少喝,二不要纵欲,房事要节制,三是要吃清淡,不要太咸,不要吃面食。
并言,“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
意思是说,做不到这三点,就是有神仙的丹药,也救不了你!
孙思邈又言:“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不愈,然后命药”。
这句话应该作为糖友们的金科玉律。
意思是说,作为医生,先要搞清楚病的源头,先用饮食疗法,如果不好,最后才用药物。
不是从医生的利益出发,而是完全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先不给病人卖药牟利。
这才是真正的“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金元时期的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里写道:
“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能从此者,消渴亦不足忧矣。”
隋代太医巢元方教“消渴”患者一定要重视运动,他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
唐代的王焘还细心地告诫,消渴症“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
孙思邈说,“消渴病人,治之愈否,属在患,倘能如方节慎,旬日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
明代张景岳认为,“初觉烦躁口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则治可瘳,若有一毫不慎,纵有名医良剂,则必不能有生矣。”
孙思邈、张景岳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都是名震天下的医学泰斗,他们没有夸自己多牛,而是客观地认为,在自身康复方面,患者还要靠“自我管控”,而非单纯依赖医生!
双博中医糖尿病诊疗团队
我院中医糖尿病团队以胡天宝教授创立的“标本逆从法”为依托,致力于帮助患者修复受损脏器,重建胰岛功能。
我们对每一位患者都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诊疗服务,同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血糖实时监测情况、饮食及用药等方面进行数据存档分析研究,尤其是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我们会实时严格指导停药。
就算您已经停服所有药了,我们还会持续追踪1-2年,保障最终的治疗效果。
双博中医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糖尿病相关问题,可随时拨打我院电话:
糖尿病科
王志刚主任: 180 0928 5681
兰天鹏副主任: 130 3291 4982
糖尿病科门诊: 029-8629 0753
糖尿病科病区: 029-8629 0579
进行详细咨询或预约就诊,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