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热点文章
-
我院组织召开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专题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卫健委关于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3月13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组织召开医疗(医药)领域2025-03-14
-
中医专科医院:从生活方式到医学干预,科学减肥控体重
2025年,国家持续推进 体重管理年 行动,倡导全民关注体重健康,普及科学减重理念。肥胖不仅影响体型,更是多种 慢性病2025-03-12
-
握手行动营 | 党建指导聚合力,携手共创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提质增效。2025-03-07
-
严把药械耗材关 筑牢医疗安全线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秩序,切实保障患者用药用械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2025-03-07
-
我院肾病科成功运用DPMAS技术救治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患者
近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肾病科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诊疗团队,成功为一名62岁的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2024-12-21
膜性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2018-09-10 15:01 作者: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
随着人们健康生活品质的普及,身体的例行检查已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它不仅是检查身体健康的一个途径,还是患者了解病情最直接、最有效的一条通道。膜性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当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此病,这时候做个相关检查,便一目了然!
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肾病科主任冯月松介绍膜性肾病的检查项目如下:
1.病理解剖
从大体解剖来看,肾脏呈黄色,体积增大,因MN所有的肾小球损害几乎是均匀一致的,所以其他慢性肾脏病肾脏肥大的特征在MN中见不到,这似乎能解释其肾脏皮质表面相对平滑的原因,甚至在病情进展的病例中也是这样,肾衰者,包膜下可以有瘢痕形成。
2.光镜检查
光镜显示由免疫沉积引起的弥散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由于基底膜突出物围绕了染色的免疫沉积物银染色呈刺突状。早期肾小球病变弥漫均匀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僵硬,毛细血管壁增厚,无明显细胞增生。做PAM染色,典型病例可见毛细血管襻上的钉突及上皮下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晚期病变加重,毛细血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闭塞,系膜基质增宽,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肾小球硬化及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泡沫样变(肾病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合并高血压者动脉及小动脉硬化明显,另外间质中可见有炎症细胞的浸润,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是间质中的主要细胞类型,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占优势。
3.电镜检查
整个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显示特征性的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这可能是早期病变的惟一改变,也可以发现粗大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上皮细胞下有电子致密物的沉积,且被钉突所分隔,足突细胞足突隔合,肾小球基底膜(GBM)初期正常,而后由于致密物的沉积出现凹陷,最后GBM将致密物完全包裹。另一特征为电子致密物消失,而在相应区域出现透亮区,根据电镜所见,部分残余基底膜区域在其外侧出现修复现象,原发性MN常有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
4.免疫荧光检查
可见上皮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呈特征性均匀的细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而显现出毛细血管襻的轮廓,其中IgG最常见,95%以上的病例有C3沉积,另外还可以有IgA,IgM甚或IgE的沉积,沉积的量随病程而异;起初少,然后逐渐增多,最后又减少,在部分病例中可发现有HBsAg及CEA,MN肾病根据病理可分4期:
Ⅰ期:又称早期上皮细胞下沉积期,光镜下无明显病理学改变,部分病例基底膜可稍增厚,电镜下观察可见上皮下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沉积区域,可见足突融合,值得提出的是在Ⅰ期的早期,电镜检查多正常,而免疫荧光则呈阳性反应,提示对于早期诊断,免疫荧光检查更为敏感。
Ⅱ期:又称钉突形成期,光镜下可见毛细血管襻增厚,GBM反应性增生,呈梳齿状改变——钉突形成,免疫荧光检查上皮下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Ⅲ期:又称基底膜内沉积期,光镜下肾小球开始出现硬化,毛细血管腔阻塞,钉突逐渐连成一片,包裹沉积物,形成双轨,电镜下沉积物界限不清。
Ⅳ期:又称硬化期,GBM严重不规则增厚,毛细血管襻扭曲,肾小球萎陷并出现纤维化,钉突消失;肾间质可见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并伴肾小管萎缩,电镜下沉积物包含在基膜中难以识别,此时免疫荧光检查常为阴性。
冯月松温馨提示:膜性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而且发病初比较隐匿,因此定期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控制此病。
冯月松不仅是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肾病科主任,同时也是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他精通多种中医治疗对原发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进行诊断治疗,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咨询,也可以拨打电话:029-81337799!